top of page

T10. 颱風「天鴿」來襲,杏花邨受災較重、何以太古城卻無恙?(請點擊進入詳細內容!)

  • tonyl99
  • Sep 3, 2017
  • 3 min read

颱風「天鴿」來襲,港澳吃緊,香港東部尤甚,但同在一地區的太古城,為甚麼影響比杏花邨小?

今年北太平洋13號颱風「天鴿」於8月23日12時50分在廣東省珠海市金灣區沿海登陸,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(150至166 km/hr),瞬時風力達80 m/s(>17級)。天鴿生成於近海,登陸時能量大,又恰逢天文大潮,加颱風所挾水氣充足,因此形成風、潮、浪、雨四大災害,為建國以來罕見,超過了1969年3號颱風(6903)在廣東惠來登陸時最大風速 75 m/s。 天鴿行徑自東南偏東冲西北偏西而來,香港、澳門、珠海都在天鴿強大衝擊的籠罩下,深受其害。

香港維多利亞港是一個不可多得的禦風良港,鯉魚門以490m的束口,握守東面海上風浪,是個一夫當關的重地,使灣內港九兩岸大大減輕了颱風的壓力。

香港太古城坐南朝北,避開了東來颱風的正面襲擊,而且其位置處於鯉魚門以西的內海,因此「天鴿」對其影響只是從側面的風雨侵擾,在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防護下,自然能夠安渡颱風災害。杏花邨雖與太古城近在咫尺,但太古城和杏花邨的防颱形勢大不相同:

  1. 杏花村處於外海 首先杏花村處於外海海岸,不受鯉魚門的庇佑,風、浪比內海大得多,其次杏花村坐西朝東,受「天鴿」正面衝擊襲擊,因此風、浪、潮、雨四災迸發,自然災情要比太古城嚴重得多。

  2. 杏花村坐西朝東受正面襲擊 其次杏花村坐西朝東,受天鴿正面襲擊,因此風、浪、潮、雨四災迸發,自然災情要比太古城嚴重得多,為了杏花村免受像天鴿那樣重災,風和雨是無法堵截的,只能採取疏的辦法,城區可設置較強排水系統,能快速排除積水,

  3. 缺乏防波提 浪與潮可以用工事防堵的,可在沿海構築防浪防潮擋堤。從杏花村的教訓,認為城市建設選址和防護建設,不能不慎,這是現代建設風水學(防颱、防洪澇)應考慮的(風水學名詞只是借用,非宣傳揚風水學的意思)。

建議的改進辦法:

  1. 在杏花邨更加東面海邊的地方有一個地方,叫做柴灣,也在鯉魚門保護傘外,又沒有高大山體的保護,受到風浪的直接襲擊,卻沒有受颱風「天鴿」的巨大破壞,這是因為柴灣地區受到貨物裝卸灣的防波堤保護,在防波堤裏面相對外海是静水,在風暴期間,堤內不會出現巨浪,對岸邊帶來巨大的衝擊較少,當巨浪越過了防波堤,打進淨水區也不會造成破壞。因此建議杏花村也依樣葫蘆,在海濱走廊外加建一道防波堤,在防波堤內產生靜水區作用,等於為海濱走廊加設了防波堤和靜水區兩道防線,可以緩解杏花村受到新颱風吹襲時受到的衝擊。

  2. 由於鯉魚門的口門只有490m寬, 起了半個擋海閘作用,對口內海區產生保護作用,但是對鯉魚門口外海區,卻產生了一個喇叭口的作用,外海的增水(和巨浪) 急速的吹到鯉魚門,就會產生壅水疊加作用,風暴潮增水水位會比太古城區更高一些,因此要在杏花邨外的海濱走廊,稍作加高加固,使增水不會大量溢超過海濱走廊,進入民居和停車場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
© 2023 by Lion Heavy Gear. Proudly created with Wix.com

bottom of page